广东省高新技术技工学校成立于2008年,是一所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省属全日制省重点技工学校。学校坐落在广州新机场经济圈内,毗邻花都空港经济区、广州万达文化旅游城、花都汽车城、花都珠宝城、狮岭国际皮具城等大型工、商业园区,交通便利,环境优越,企业云集,可为学子提供良好的实习就业平台。
学校占地300多亩,校园校舍建筑10多万平方米。有独立的实训大楼,设有机器人、数控、模具、机电、制冷、汽修、钢琴、舞蹈、珠宝、玉雕、物流、摄影、计算机、茶艺等46个实训室,校内实训场地达1万多平方米;学校建有高标准的教学大楼、学生宿舍、食堂、足球场、图书馆等设施及文体活动场所,并配备语音室、录播室、多媒体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配套完善、功能先进,是广东省技工教育中规模较大、发展较快、最具发展潜力的技工院校之一。
学校现设有计算机与艺术系、电商事业部、经贸系、机电工程系和汽车工程系五大教学系部,开设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20多个热门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余人,教职工330余人。
学校突出办学特色,注重内涵发展。坚持以珠三角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需要为重点,以花都当地经济为依托,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专业设置,逐渐形成了以现代物流、汽车维修等重点专业,和翡翠玉石设计与雕刻特色专业相结合的专业发展方向。这些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逐步形成自身特色优势。特色化办学助推学校发展,学校办学优势更加明显,办学活力进一步增强,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学校秉承“服务令学生满意、管理令家长放心、技能令企业信赖、教育令社会赞誉”的办学宗旨,坚持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注重提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娴熟的高技能技术人才。学校加快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教学上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学校即企业、教室即车间、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员工”的办学模式。目前,与200多家企业合作办学,每个专业都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与顶岗实习点,让学生在学习一定的基础知识后,直接到实践,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全力打造走出校园即可上岗的实战型技术人才。学校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专门负责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毕业生工作,建有完善的毕业生实习就业网络系统。由于培养目标明确,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8%以上。
学校本着“为学生服务一生,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服务理念,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创办丰富的学历教育,先后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多所院校合作办学,努力为学生搭建继续发展的平台,既突出高技教育的操作技能训练,又强化高等教育的系统理论学习,让学生无论在校,还是在职,都能享受终身教育服务。现开设专科层次15个专业,学员已达6500余人,其中毕业生1500人。学校重视社会服务与品牌形象,大力开展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及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承担人力资源师等5个工种鉴定考核工作,年均培训人数3000多人次。学校是“广东省范增平茶文化发展中心”,平均每年为社会培训近千名的茶艺工作人员。与此同时,学校也将茶艺师课程开设为学生的公共课,进一步提校的文化底蕴,深化弘扬以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
学校办学成绩显著。在历年的技能大赛中,师生在全省乃至全国均获得较好的成绩。如:2011年,广东省第一届职业英语大赛中,我校8人参赛,7人获奖,其中,朱淑锦以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国家奖励,经贸系罗有娣荣获优秀教练奖;2012年,第二届职业英语大赛中,10商英冯美红获二等奖、11商英邓琼姣、10商英林燕娟荣获三等奖;2013年,叶锡雄在北大青鸟“DIY年历”比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在北大青鸟“平面设计”大赛中陈雪、蔡如恩获得广东省二等奖,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在中艺星光杯“中国梦”全国艺术人才教育成果展活动中荣获“青年A组”组别“舞蹈”项目“金奖”; 麦文婷2012青鸟杯职教先锋优秀教师;省厅英语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中,罗有娣荣获二等奖;省厅德育教学设计大赛,李春蕾老师荣获二等奖、陈韵辉荣获优秀奖;2014年,第六届亚洲大洋洲国际少儿艺术节广东省赛区决赛中,李文意、黄晓纯荣获少年组器乐类金奖。2015年,卢珊珊老师在第一届班主任专业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016年,在省厅组织的师生专业技能比赛中,我校黎晓恩等7名老师分别荣获二等奖、三等奖,15级汽修学生陈昌云荣获全省第四名。除此之外,学校教师多次荣获省厅优秀教学成果奖,如徐思平、陈韵辉、潘秀琼等,出版教材30余种;在全省专项资金竞争中,学校以雄厚的办学实力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在众多的学校中脱颖而出,从2012年起,连续获得共660万政府专项资金扶持。
学校坚持以特色创品牌,以质量上层次,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学生为宗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有特色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努力办成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建设一个特色鲜明、人才辈出的职业技术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大的人才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