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886名学生考取1+X证书,比去年增加493人。学校积极开展此项工作,2019年成为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的院校。
[正文]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修订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各专业课程体系。全面贯彻教育部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和新的专业标准等,进一步完善学校“分层次、多形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群合理统筹设计“分层次、多形式”班级及课程,设置分层分类限定选修课程,组织优化了15个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优质、优质就业。大力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按照学校制定的《“1+X”证书试点工作方案》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将“X”证书培训和考核内容与学历证书课程教学内容对接,实现“课证融通”。积极创建“1+X”证书考核站点,目前已建成8个。886名学生考取1+X证书,比去年增加493人。案例分享典型案例4-3: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成为全国优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在职业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通过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解决人才培养的迫切问题。学校积极开展此项工作,2019年成为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的院校。学校以“1+X”证书制度试点政策文件为指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制定《学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方案》,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相互对接。一是采取重点专业先申报试点方式,以点带面,逐步覆盖全部专业,目前已申报10个证书试点;二是建立高、中、初三级职称及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结构的试点项目教师团队;三是大力培养评价组织认定的、具有培训和考核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四是与评价组织对接,完善“1+X”证书培训考核场地建设,多措并举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经过三年的试点工作,参与试点学生规模达1443人,平均通过率为96.13%;培养了评价组织认定的培训和考核资格教师85人,被评价组织聘为专家5人;立项课题研究3项,其中,广东省教育厅教育改革项目1项,广州市教育局科研课题1项,广州市教研院课程1项;获全国优秀试点院校2项。深化工学结合课程理念。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2021学年共开设课程610门,其中理论课(A类)课程229门,占总课程37.54%,理论+实践课(B类)课程374门,占总课程61.31%,纯实践课(C类)7门,占1.15%。其中校企合作开发课程21门。推进在线精品课程建设。